拍摄于辽宁大连虎滩公园外自由河入海口处。春节假期回大连,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河海交汇处,一群漂亮的鸳鸯,可以很近的距离观看鸳鸯戏水,公鸳鸯争斗,耳边响起《西游记》女儿国那集的插曲“鸳鸯双栖蝶双飞......”,鸳鸯是稀有种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繁殖期常见其成对生活形影不离,故在中国文学中以鸳鸯比喻恩爱夫妻,作为忠贞不渝的象征。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鸳鸯体长约44.5厘米;头、背呈灰褐色;颊、嘴基、喉白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尾部转暗褐色;胸侧与两胁棕褐色;腹部与尾下覆羽白色;雌雄异色。 鸳鸯又名匹鸟;因其雌雄不分离,如果人捉了其中的一只,则另一只相思而死,故名。 鸳鸯是小型游禽,属鸭科鸳鸯属动物。鸳鸯体长约44.5厘米 ;头、背呈灰褐色;颊、嘴基、喉白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尾部转暗褐色;胸侧与两胁棕褐色;腹部与尾下覆羽白色;雌雄异色。 一般生活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及附近的溪流、沼泽、芦苇塘和湖泊等处,常成群到达繁殖地,刚迁到繁殖地时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时则成群栖息在水边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喜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集群多达50-60只,有时达近百只,有时也同其它野鸭混在一起。善游泳和潜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动外,也常到陆地上活动和觅食。每天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就从夜晚栖息的丛林中飞出来,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然后再飞到树林中去觅食,大约一、二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性机警,遇人或其他惊扰立即起飞,并发出一种尖细的“哦儿”声。 杂食性。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变化,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的食物几乎都是栎树等植物的坚果。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子、苔藓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季节则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如蚂蚁、石蝇、螽斯、蝗虫、蚊子、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蝲蛄、虾、蜗牛、蜘蛛以及小型鱼类和蛙等动物性食物。幼鸟主要以昆虫为主,兼吃草和浆果等。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特别是早晨天亮以后到日出前和14:00-16:00最为频繁。一般在河中水流平稳处和水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也到路边水塘和收获后的农田与耕地中觅食。在水中觅食时,除在水边浅水处直接涉水觅食外,有时也潜水觅食和将头伸入水中边游泳边觅食。休息时或漂浮在水面打盹或在水中来回游泳,有时亦成群站在水边沙滩上或石头上。 鸳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一种美丽而忠诚的水禽,也是一种传递着爱情、友谊、和平、创造等美好信息的符号。因为它们常常是雌雄相伴活动,不离不弃,所以被视为恩爱夫妻和忠贞不渝的永恒爱情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以鸳鸯为题材或比喻的诗词歌赋: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佚名《一树梨花压海棠》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鸳鸯绣被翻红浪。——柳永《蝶恋花·凤栖梧》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经·小雅·甫田之什《鸳鸯》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纳兰性德《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莲叶》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白居易《长恨歌》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杜甫《佳人》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作者不详 乱点鸳鸯谱——《醒世恒言·卷八》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杜牧《送人》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牛峤《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曹雪芹《好了歌注》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佚名《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王和卿《小桃红·胖妓》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纳兰性德《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赵善庆《普天乐·秋江忆别》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卢照邻《长安古意》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纳兰性德《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顾夐《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李白《白纻辞三首》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司马相如《凤求凰》 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晏几道《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鸳鸯相对浴红衣。——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朱淑真《愁怀》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姜夔《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吴伟业《鸳湖曲》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苏轼《定风波·感旧》 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杨果《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鸳鸯不管伤心事,便白头湖上死。——马致远《湘妃怨·金卮满劝莫推辞》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佚名《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钿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试取鸳鸯看,多应断寸肠。——唐·李远《咏鸳鸯》 憔悴鸳鸯不自由。镜中鸾舞只堪愁。——元好问《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陈子昂《鸳鸯篇》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刘希夷 《公子行 》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北宋 · 贺铸《 东城送客马上》 画船载酒看春去,船头惊起双鸳鸯。——张著《江南曲》